新聞中心
溫室大棚設施農業生產綜述 | |
發布時間:2016-12-11 18:10:12 | 瀏覽次數: | |
什么是“溫室設施農業”,對于“溫室設施農業”國內外有什么樣的研究進展?以下是設施農業的介紹和綜述,同時對國內外的設施農業研究進展進行了闡述,讓我們來全面了解下設施農業吧。 “設施農業”一詞是由“設施園藝”發展而來,而設施園藝是從日語中翻譯過來的,西方國家沒有明確對應的名詞。目前所提出的“Environment Controlled Agriculture”(ECA)在含義上與之比較接近。而“Greenhouse”,“Plant Factory”都是設施農業中的一部分,在我國也有稱“工廠化農業”的。由于“設施園藝”、“設施畜牧業”、“設施水產業”、“設施栽培”等相繼沿用,作為一種新的農業生產類型,產生了設施農業。 廣義的設施農業包括設施種植和設施養殖。實際上設施農業就是利用農業工程手段,通過現代設施實現部分人工控制環境的種植業和養殖業。俠義的設施農業僅指設施種植業即植物的設施栽培,通常所說的設施農業一般指俠義上的設施農業。田志宏等在《工廠化農業的發展戰略、管理與創新》一書中把工廠化農業又區分為廣義和狹義:該書指出,廣義的工廠化農業泛指通過各種溫室、大棚、中小棚、地膜覆蓋等設施農業生產;狹義的工廠化農業是指實現了標準化生產的高檔次設施農業生產,主要是溫室和大棚。 設施農業是現代農業的重要組成部分,美國等發達國家在70年代以前已經實現農業現代化,此時的現代農業表現為“石油農業”,即用現代工業裝備農業,現代科學技術武裝農業,現代經營管理方法管理農業,用開放式的商品經濟替代封閉式的自給性傳統經濟,強調高投入、高產出、高效率,這種生產模式能使經濟效益能夠達到最優。美國等發達國家這時的現代農業主要表現為工廠化農業生產,由于受當時認識水平的限制,這時的工廠化農業發展部分地犧牲了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隨著“石油農業”對資源的消耗和對環境的破壞,西方一些學者在20世紀70-80年代提出自然農業思想,具有代表性的有英國的霍華德提出的“有機農業”,美國的艾希瑞克提出的“生態農業”,日本的福岡正信提倡的“自然農業”。這種思想強調運用傳統農業技術(如堆肥、輪作),排斥化學制品,盡量減少人為影響。自然農業在生產中不追求效率,土地的產出率低,無法解決人類生存發展問題,很快衰落下去。20世紀80年代中期以后,持續農業(Sustainable Agriculture)成為發達國家農業理論的熱點。最初持續農業的涵義局限于資源環境的持續性,實際上是自然農業涵義的延伸。1985年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立議會通過的“持續農業研究教育法”中首先提出“持續農業”。1986年波林塞特將持續農業定義為“通過對可更新資源的利用達到農業的持續發展。”僅注重資源環境的持續性而不注重生產能力的提高,必然被時代淘汰。1988年以來,由于生存、發展問題是大多數發展中國家的首要問題,所以持續農業的涵義由窄變寬,開始注重生產的效率。社會的公平性、糧食安全、消除貧困和保護環境成為持續農業的目標。例如,1988年FAO理事會將持續農業定義為“管理和保護自然資源基礎,并調查技術和機構改革方向,以確保獲得和持續滿足當代和后代人的需要。”這種持續發展能夠保護土地、水資源和動植物資源,而且不會造成環境退化,同時要在技術上適宜,經濟上可行,能夠被社會接受。”1989年美國農學會、作物學會和土壤學會定義持續農業為“在一個長時期內有利于改善農業所依存的環境與資源,提供人類對食品纖維的基本需要,經濟可行并提高農民以及整個社會生活的一種做法。”1993年北京國際持續農業與鄉村發展大會將持續農業定義為:“一種滿足社會需要,不斷發展而又不破壞環境的持續性。”這些觀點的提出對重新認識設施農業的發展起到了極大的促進作用。 雖然設施農業的發展歷史悠久,但把設施農業作為一個單獨的產業進行研究的較少。就筆者掌握的資料分析,對設施農業發展戰略問題的研究首見于田志宏等著的《工廠化農業的發展戰略、管理與創新》中,這是科技部“十五”工廠化高效農業示范工程科研項目之一,這也是我國迄今為止對設施農業發展戰略問題最權威的論著。該項目以狹義的工廠化農業的研究為主。書中提出了我國工廠化農業的總體戰略模式選擇: 1、我國工廠化農業發展的總戰略以市場為主導,以企業為競爭主體。政府積極營造發展環境,以難以全面實現機械化作業的具備高效益潛力的特色產品為中心,展開經營管理創新和關鍵技術創新,實施產品定價分級化、市場定位全球化、生產布局區域化、服務社會化和經營管理綠色化,提高農業綜合效益。 2、我國工廠化農業的戰略方針以特色產品為中心是農產品國際競爭的必然要求,我國工廠化農業發展的戰略方針就是必須以具備國際競爭力的特色品種為中心,開展設施、栽培、生產環境控制等環節的科技攻關和經營管理創新。①創造農作物品種優勢:②創造產品質量優勢:③創造產品的規模優勢或者說數量優勢。 3、戰略重點與舉措,經營管理創新和關鍵技術創新是工廠化農業的兩大戰略重點。技術創新解決硬件基礎問題,經營管理創新解決軟件基礎-問題,二者不可偏廢。實現這兩大戰略重點的重要舉措有①產品定位分級化。對待區別不同檔次的設施生產不同的產品,實施高檔溫室產品定位高檔化,普通棚室產品定位大眾化;②市場定位全球化。具備高檔化特征的工廠化農業產品,其市場定位也應該是全球化的^③生產布局區域化。充分考慮到自然條件、經濟基礎和技術水平的區域性差異,實施區域化布局;④服務社會化。完善工廠化農業的社會化服務體系,使我國的農產品專業市場和技術市場真正起到銷售與流通的紐帶作用,暢通農產品和技術的流通渠道;⑤經營管理綠色化。加強在環境和資源保護方面的力度。種植結構調整與布局規劃主要思路是;⑥加快發展高價值的花卉:⑦穩步發展名、特、優、新的綠色安全蔬菜;⑧穩定超時令、反季節普通蔬菜生產。從布局規劃的角度出發,各地發展工廠化農業的基本原則是;⑨充分利用自然氣候條件,降低生產運行成本;⑩充分利用當地種質資源,生產高價值產品等。 4、戰略步驟遴選待開發的特色產品:特色品種選育與早期市場宣傳.配套設施及生產技術研究;建立并完善特色產品的市場運作體系等。 葉全寶等在《我國設施農業發展戰略》一文中主要介紹了設施農業的概念、內涵和類型;分析了國內外設施農業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結合我國實際情況,分析了我國設施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我國發展設施農業的方向和對策。 其他對設施農業的研究僅停留在對設施農業的概念、內涵和類型界定;對國內外設施農業的發展現狀和發展趨勢分析;以及我國設施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的分析和提出我國發展設施農業的方向和對策。 |
|
|
|
上一篇:溫室大棚建設果樹栽培模式的選擇 下一篇:我國溫室大棚建設發展急需總體規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