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指出:加快發展設施農業。因地制宜發展塑料大棚、日光溫室、連棟溫室等設施。集中建設育苗工廠化設施。鼓勵發展工廠化集約養殖、立體生態養殖等新型養殖設施。推動水肥一體化、飼喂自動化、環境控制智能化等設施裝備技術研發應用。在保護生態環境基礎上,探索利用可開發的空閑地、廢棄地發展設施農業。
設施農業是鄉村產業振興的基礎和重要抓手,通過發展設施農業可有效提高土地利用率,提升農業經濟價值,促進農民增收。相比于大田農業,設施農業克服了傳統農業靠天吃飯、抗自然災害能力差的不確定性,依靠現代設備設施和技術手段為種植或養殖提供更適合的環境,再通過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以及作物模型等技術,實現農業生產的機械化、精準化和標準化,承載數字農業、智慧農業、節水農業以及環境調控、蔬菜生產、營養健康等諸多科技成果應用。
一、什么是設施農業
設施農業是指利用工程技術手段和工業化生產的農業,設施農業能夠通過農業物聯網技術為植物生產提供適宜的生長環境,使其在舒適的生長空間內,健康生長,從而獲得較高經濟效益。設施農業屬于高投入高產出,資金、技術、勞動力密集型的產業。它是利用人工建造的設施,使傳統農業逐步擺脫自然的束縛,走向現代工廠化農業、環境安全型農業生產、無毒農業的必由之路,同時也是農產品打破傳統農業的季節性,實現農產品的反季節上市,進一步滿足多元化、多層次消費需求的有效方法。
二、我國設施農業的發展趨勢
(1)城郊型設施農業將會在面積和技術水平上得到快速推進。到2020年城市人口將占總人口的40%以上,要滿足如此眾多的城市人口對農副產品的需求,利用有限的土地創造出更多的農產品,必然要求在面積和技術上得到高速發展。同時,設施農業作為一個新興產業,在技術和資金上將會得到進一步扶持,使其向規模化、專業化和產業化方向發展。
(2)設施農業的結構將進一步趨于合理,設施內配套技術、操作機械、環境設施將進一步完善,并實現可持續發展。在引進、消化、吸收發達國家溫室生產技術的基礎上,開發具有集熱、蓄熱和保溫能力的大型聯棟溫室;開發透光保溫合一型透光材料、遮光保溫合一型材料、光調節薄膜和生物可降解薄膜等;研究溫室微環境內的生態循環過程,采用農業物聯網傳感器進行監測,減少化肥和農藥的投入,控制最佳灌溉,實現可持續生產。
(3)一大批高產、優質、抗劣性強,適宜于設施農業生產的品種將會得到進一步開發和應用。實現基因工程育苗和組培育苗實用化,開發抗逆性強、抗病蟲害、耐貯和高產的溫室作物品種。
(4)設施農業的區域輻射面積將進一步擴大。我國的設施農業區域將從目前的華北、東北和沿海地區向西北地區和一些欠發達地區輻射,由于這些地區的自然資源對發展設施農業十分有利,只要得到資金、技術等方面支持,將會有一個高速發展和快速增長的勢頭。因此,設施農業將對我國扶貧工作做出較大貢獻。
三、如何推進設施農業的發展
(1)開發設計適應我國國情的智能化溫室。在引進消化國外先進溫室技術的情況下,采用農業物聯網傳感器,設計開發出低能耗、環境控制水平較高,適宜我國經濟發展水平,又能滿足不同生成氣候條件的現代化溫室。
(2)加快關鍵技術開發。我國溫室的覆蓋材料差,透光、抗化、防塵等常規要求的性能都遠低于國外,并且壽命短;環境控制系統基本靠人工經驗管理,半機械化操作;溫室中無土栽培技術的關鍵設備營養液配制完全依賴進口。加快我國溫室關鍵技術的開發是我國溫室產業走出發展瓶頸的重要一環。
(3)推進設施農業的產業化進程。我國目前大型溫室效益無法體現的最主要原因是未形成規模化、產業化、市場化。應以規模大的龍頭企業為突破口,以市場為導向,以科技為依托,科工貿、產供銷一條龍,推進設施農業的產業化進程,使設施農業體現出高投入、高產出的高科技行業特色。
(4)溫室相關技術、管理、開發人才的培養。目前我國設施農業的技術開發、管理的高素質人才極度缺乏,溫室的關鍵技術的開發管理與國外水平存在較大差距。加快設施農業高技術人才的培養,是設施農業邁上新臺階的關鍵。
免責聲明:以上內容由奧農苑溫室整理編輯,轉載需注明!部分圖文來源于互聯網及公眾平臺,內容僅供各位學習參考,如有侵犯版權請告知,我們將及時刪除!
關鍵詞: 玻璃溫室價格 灌溉施肥系統 展覽溫室 智能溫室 溫室內遮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