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中心
昆明今年將新建農民專業合作社200個 | |
發布時間:2019-02-27 16:03:23 | 瀏覽次數: | |
新春時節,山間地頭的油菜花開得正盛,西山區團結街道六岔路村里的養蜂合作社也正辦得火熱。不同于以前的合作社,六岔路村的養蜂事業是在一批新型職業農民的帶動下興起的。這批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能管理、愛農業的“莊稼漢”,讓六岔路村的養蜂合作社成為西山區的一個農業品牌。 近年來,像六岔路村養蜂合作社這樣的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在全市如雨后春筍般蓬勃發展。昆明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2019年將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新增省級龍頭企業5個,新建家庭農場100個、農民專業合作社200個,增加新型職業農民2000名,建設農村領軍人才隊伍,推動鄉村人才振興。 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基本形成 2014年,西山區被列為全國300個、云南省10個、昆明市唯一一個新型職業農民培育試點縣(區),正式拉開了昆明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的序幕。幾年過去了,西山區培育出1310名新型職業農民,并鞏固提升了妥吉白菜、蔡家韭菜、白魚口黃梨等8個特色產業,僅草莓優質高效栽培技術就示范推廣738畝,實現畝產值2.12萬元。 作為農業大區的晉寧區,隨著農業園區、都市農村、家庭農場建設的加快和農業組織化程度的不斷提高,各類經營主體脫穎而出,已培育出如六街英豆、昆陽玫瑰、春天農產品、山大王食用菌等許多叫得響的農產品品牌,帶動優質農產品批量進入市場。 2018年,全市各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達507家,同比增3%(其中國家級8家,省級120家,市級326家,縣區級53家);審批都市農莊10座(全市已達81座),累計完成投資33.6億元;昆明市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產值比達1.5∶1;農民專業合作社達4347戶;培育新型職業農民2943人……以專業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為骨干,其他組織形式為補充的新型農業經營體系基本形成。 優先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 “專家培訓、技術指導員長期指導、貼息補貼,政府對我們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育是全過程、持續性的。”西山區團結街道龍潭社區的李順說。李順是西山區第一批新型職業農民培育班的學員,也是西山區新型職業農民培育中4位獲得高級職稱的農民中的一位。在培訓的過程中,李順只要出現了任何資金和技術上的困難,西山區農業局的幫助就隨之而來。這讓他的種植產業很快形成了規模,而他也當起了老師,將自己的技術傳授給其他村民,幫助他們增收致富。 在政策扶持方面,全市優先支持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發展。在先后出臺一系列扶持文件的基礎上,重點從財政上給予扶持。自2004年以來,農民專業合作社共獲得各級扶持項目140個,扶持資金1110萬元;自2010年以來,市級財政每年安排農業產業化項目資金3000萬元;近3年來,市級財政共安排資金1185萬元,用于新型職業農民培訓等工作。 抓好示范帶動,是我市加強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的另一有力抓手。經各級評審考核,全市目前共有市級示范合作社143個、省級示范社108個、國家級示范社19個,并有2家合作社進入國家首批農民專業合作示范社名錄。 明年農業龍頭企業達520戶以上 近日,昆明市印發《關于大力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與我市財力相適應的新型農業主體政策扶持機制、投入保障機制與績效評估機制。全市各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達到520戶以上,年銷售收入10億元以上的農業“小巨人”力爭達到12戶以上,新型農業經營主體以建檔立卡貧困戶為重點的農戶覆蓋率達到90%以上。 市農業局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將進一步加大扶持力度,推進農業產業結構調整,鼓勵農業經營主體主動融入都市農業示范區建設,著力培育新業態、新動能,打造農業全產業鏈,推進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同時圍繞本土農業特色優勢,逐步推動全市農業由高速度增長向高質量發展轉變,全力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 來源:昆明日報 |
|
|
|
上一篇:2019年中央一號文件中“農機化”看點 下一篇:廣西調研考察魚+菜種養模式 |